全年完成50億個包裹,日均遞送的包裹量達到1370萬個。這是阿里巴巴的社會化物流體系交出的2013年答卷。
電商、支付、物流一直被稱為鐵三角,缺一不可。5月7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IPO招股書中對其社會化物流體系花了大量篇幅進行闡釋。
從阿里的電商平臺推出伊始,在物流策略上,阿里就一直期望通過社會化的物流體系來解決電商平臺的物流配送問題。與其他自建物流不同的是,阿里電商平臺的賣家和買家都分布在極廣的地域范圍內,利用社會化物流有利于上百萬的賣家向分布在中國各個地區的無數買家配送包裹。同時和不同的物流快遞公司合作,也可以供賣家和買家提供便捷,靈活,質優價廉的高效物流服務。
根據阿里招股書顯示,目前阿里巴巴的社會化物流體系由菜鳥網絡來運營,而菜鳥網絡成立于2013年5月,由阿里控股48%。菜鳥網絡正在打造的物流數據平臺正在試圖彌補社會化物流的一些短板,使得買家,賣家和物流快遞公司連接起來,能夠讓他們彼此分享配送狀態信息,訂單詳情,以及用戶反饋信息等。同時,賣家可以通過不同路徑查看快遞公司的服務能力,物流快遞公司可以將他們自己的服務能力與同行業進行對比,買家可以通過PC和移動設備追蹤他們的訂單走向等等。
數據顯示,依托這套物流數據平臺系統,2013年,在阿里電商平臺有將近13億包裹從發貨到消費者的配送時間都是在48小時內完成。其中,刨除一些買家可以付更低的價格選擇更長的配送時間外,估計所有包裹從發貨到消費者手中所用的配送平均時間大約是3天。
2013年,阿里電商平臺共產生50億個包裹,也就是說,2013年中國的92億個包裹中(國家郵政局數據),54%來自阿里的電商平臺,它們被各個快遞公司順利送到千家萬戶。2013年的“雙11”購物狂歡節,通過菜鳥網絡的物流數據平臺,與各物流快遞企業緊密合作,成功配送了1.56億個包裹,創造了一項新的記錄。
除了順利完成電商平臺產生的巨量包裹之外,這套社會化物流服務體系也提升了阿里電商平臺的價值,提高了賣家的服務水平。據了解,該體系可以給平臺上的賣家提供可擴展的物流服務,可以大幅度擴容賣家的物流需求,提升買家在購物中的物流體驗。
同時,社會化的物流服務體系也讓物流快遞公司受益,使得以“三通一達”為代表的快遞公司迅速崛起。不同于其他的電商公司,阿里巴巴不直接向消費者銷售商品,不與其平臺上的商家競爭,不與生態系統中的各類服務提供商、物流提供商和其他參與者競爭。并且通過開放、共享的物流信息系統,讓物流快遞公司實現和商家的無縫對接,從而提高整個社會化物流的效率。
由此可見,走社會化物流體系之路是阿里電商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在此過程中,阿里電商平臺、商家、消費者、物流快遞公司都融合在物流數據的系統之中,從而使各方受益,協同發展。來源:搜狐IT